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长江三峡简介

自古以来,三峡地区因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而令人瞩目。三峡地区的文化源远流长,绚烂多彩,名扬中外。特别是三峡独特隽奇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三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条件。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类频繁的社会活动,与峡江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这种文化,既顽强地显露出巴地先民质朴、劲勇与豪放的天性,又贪婪地吸纳着楚、蜀文化秀美、清奇与灵巧的风格;既流动着峡江人民立项和愿望的魅力传说与动人歌谣,又荡漾着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过境咏叹的流风遗韵;既存在峡江本土文化的长期传承与播化,又显示出对八方外来文化不断的涵化与接纳;既有缘故先民智慧的闪光,又有当代三峡人精神的折射……三峡文化,正是以其博大的时空,宽广的胸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着他的光辉灿烂。

白鹤梁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白鹤梁景观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据有关部门观测,白鹤梁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而清康熙二十四年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
白鹤梁上题刻纵横交错,篆、隶、行、楷、草皆备,颜、柳、苏、黄俱全,还有少数民族文字,可谓集历代名家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中碑铭”之美誉。题刻多出自历代文人墨客之手,以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最为著名。梁上题刻或诗或文,记事抒情,吊古怀旧等,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实为罕见的水下奇观。

石刻,一种刻在石壁或石头上难以抹去的文字和图像,一种刻着文字和图画的神奇而异常的石壁或石头。石刻,集雕刻、绘画、文学、书法于一炉,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

三峡石刻,以三峡区域文化为背景,以三峡特有的自然风物、人文、社会生活等为题材,再现三峡人文、自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三峡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三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活化石”,是三峡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历史悠久,形态各异,而且内容丰富,绚丽多姿,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

从宜昌至重庆一线,在壮丽、秀美的长江沿岸地区,由大量摩崖石刻、摩崖造像以及碑刻所组成的三峡石刻,是一道让人看不够的亮丽风景。

从时代看,三峡石刻尚自周朝、秦朝,下至近代、当代;从石刻的题材和内容看,极其广泛而丰富。有歌功颂德的宏篇大作,有感怀古人、写景状物的华丽诗章,有折射人与自然关系的传奇故事,有再现民族兴衰与历史发展的文史资料,有反映中国传统宇宙观念的宗教艺术,还有表现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怀的豪言壮语。从三峡石刻文字的体裁看,诗词文赋等应有尽有,书法则兼具篆、隶、楷、行、草等。三峡一带俨如诗歌书画的海洋。三峡石刻堪称三峡文化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