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迹-江津
  您的位置:首页 > 白沙镇抗战遗址群
Ô 返回首页   Ô 返回上页  
位于江津城区西南方向45公里的白沙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抗战时期,白沙镇凭借其水陆要冲的特有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成为中国大后方特定的区域性行政、经济、文化和援战中心,当时的学校和国民政府军政机关的重要迁建区、抗战中转站和重庆人口疏散地。最多时,这里汇集大、中、小学校37所,在校学生一万多人,有着“学生城”的美誉。白沙镇与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并称重庆抗战的三大文化区。
资源搜索:  

第二陆军医院旧址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二陆军医院旧址位于重庆江津白沙镇四方井,土木结构四合院,现残存部分建筑。现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二十八年,陆军第十六后方医院迁重庆江津白沙镇,后改称“第二陆军医院”,院长荣元禧。并在白沙镇学堂咀,心子山、万家山设立三个医疗病区,伤病员从湖北先后八批用轮船运来,据记载有官兵及伤员551人,当时宋美龄创建的新运总会妇女指委会派女工15人驻医院荣服队照顾伤员。

国民政府自1929年起先后在各军事重地设立甲乙两种陆军医院。至1929年10月已成立了七家陆军医院,其中在南京的陆军医院有2家:

一个是甲种的第一陆军医院,这个医院曾长期存在;另一个是乙种的第二陆军医院。

1932年7月,军政部下辖的陆军署军医司公布《军队卫生事务整理计划》,开始归并已设置的陆军医院。据1933年《军医司工作总结报告》的记录,南京只设有陆军第一医院了,陆军第二医院改设立于南昌。

查询民国南京地图,可以看到汉府街上有“陆军第二医院”,与著名的毗卢寺是对门。此处后成为“中央军医学校”的地址。

民国时期南京有一座“中央军医学校”,是民国时期的最高军事医学学府。该校前身是袁世凯创办于1902年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北洋军医学堂”,1906年归陆军部下辖,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1912年再更名为陆军军医学校后又从天津迁往北京。1931年该校归国民政府军政部直辖,成为“军政部军医学校”。1933年长城抗战时“军政部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奉令成为临时重伤医院,救治重伤的抗日将士们。该校于1933年长城抗战结束时开始迁到南京,1934年5月完成迁校工作。1933年时原址在南京汉府街上的陆军第二医院改在南昌市重新设立,该院留下的建筑在次年成为了南迁的“中央军医学校”的校舍。这一片区域在梅园新村以东,毗卢寺的对面,紧靠着逸仙桥的西北方。

选址于陆军第二医院的“军政部军医学校”,实际上不仅仅是军医的学校,也掌管“军队医药学术之调查研究及图书编辑事项”,成为了民国最高军队医药学术研究机构。鉴于是最高军事医学学府和最高军队医药学术研究机构,1935年8月该校直辖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甚至于1936年10月亲自担任了军医学校的校长,学校也于次月定名“中央军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