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孔古镇风貌

路孔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耐人寻味的古朴美。无论是摇着那悠闲的乌篷船,还是乘着那快捷的小汽车进入路孔,映入眼帘的都是一种古老建筑与古老文化的和协美。有诗曰,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路孔却又是一种古典音乐。路孔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据文物专家测定古镇全长324米,街宽3.8米,街心2-3米。与大城市相比虽然太小,但不泛一种恬静的美。由水路而至,青石路面缓缓而上,虽102级街梯,但仍不觉泛力。那246米长,3.5米高的斑驳的石质古城墙,据说筑造于清代嘉庆5年。那保存完好的石质狮子门、水巷子城门不能不令人赞叹古人石雕艺术的精湛。漫步于小街,在几人才能合抱的百年榕树掩映下,那大青砖、小青瓦、硬山墙、穿斗壁、长板门、吊脚廊、镶板窗、格子窗、抬梁柱、挑檐廊、石板街、禹王殿等让你饱览古老建筑悠久的历史。

古镇的对岸有万灵寺、赵家祠、赵家花房四合大院、革命先烈柳乃夫故居等,均属木结构建筑,屋顶多为悬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小青瓦风格;梁架为抬梁、穿斗结构;柱多为园形,直径35-45公分;柱础多为抱鼓式、莲花式、方形、六棱等;纹饰有花鸟、人物、动物、云纹等深浅浮雕,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岁月如歌,路孔以悠久的历史培育了许多仁人志士。清道光翰林赵富生、抗日英雄赵宗麟又名柳乃夫、杨谙公夫人原四川省政协委员赵宗楷、早期三峡考察组织者之一赵松森、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宗燠等,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高级知识分子四十多位,真可谓人杰地灵。

与古镇相伴的赖溪河更是荣昌文明的河流,两岸翠竹成林连片,荡舟于赖溪河可以隐约发现两岸陡峭的石壁上的一些洞,这就是被人们称之为蛮子洞的东汉崖墓。据统计,在古镇的狮子坡、庙儿坡、弯店、胡家滩有崖墓群,公家山、电杆坡有独墓,星星罗罗一百多。单室墓、双室墓乘游船观光低处可入室。沿河两岸茫茫翠竹和东汉崖墓群以及传说中的二十四个望娘滩形成特有的历史景观。   古镇下游三华里处半山崖上,隐隐洞天,梯级而上便是一方佛地“朝阳洞”,又名“潮阳洞”,原为岩墓,后改凿为石窟,崖面长30米,高4.9米,明代造像3窟,共计36身。朝阳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形成神迷奇观。山门楹联“朝阳山水千秋美美美,千洞菩萨万代灵灵灵”。虽带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人们祈求幸福的思想。

路孔地肥水美。水路、公路蜿蜒连着县城昌元镇,从古至今以水码头著称。上可逆水行舟至大足龙水,顺水汇沱江至泸州入长江,从古至今成为人们交易的中转站。碧绿、曲折的水域上与保存完好的石质拱桥和平桥相得益彰。著名的“大荣桥”、“济公桥”位于码头处。大荣桥全长116米,宽1.8米,厚0.5米,浅浅地铺在溪河上,仿佛是一座倒映在水中的白塔,又好似一条银色的玉带伸向对岸。桥面两侧均有护桥墩,桥墩上原有龙头龙尾石雕,可惜现仅存一处龙尾。桥面用巨大石板铺就,每块石板重约四五吨,初见者无不惊叹它那坚稳与宏大。桥板上清晰可见历代人们足迹的踏道印痕,踏痕深处约10公分,深深的足迹述说着路孔历史的沧桑。

路孔的桥很多,单是濑溪河路孔段便有十几座,或平或拱,或半平半拱。每当夕阳西下,便是一番“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渔舟唱晚景象。   当夜幕降临,路孔又长街寂寂。入夜更是繁星点点,原野如墨。辛劳了一天的路孔人民又进入那周而复始的梦里水乡。   

有人说,路孔没有什么可看的。的确,她没有大城市的华丽,没有名山大川的雄伟,有道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吃多了大鱼大肉,再到路孔品点儿地方的“母猪壳、酸菜肥肠汤、肥锅肉”不也是别有一番风味。